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留学热点普通标题 >> 关注旅英无证华工权益

关注旅英无证华工权益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05-25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在英国华人社区里,经常听闻这样的感叹:这个社区整体来说,缺乏为共同目标共事的动力和意愿,缺乏对自身群体外的权益的关怀。

  对于社区里较为弱势的群体,社区整体来说无法提供有效的基本支持和协助。对于在英的华工—— 也就是华人社区经济的主力 —— 华人社区无力面对解决他们在英劳动生活的问题。

  经常听到在英华工工伤投诉无门的情况。“华人社区究竟能替我们做甚么?”是他们的经常提出的问题。

  最近,一名福建人在伦敦一工地因安全措施不当而死亡。死者家属辗转借了八万人民币,来到英国办理丧事并要求赔偿。死者家属不知投诉何处,在没有华人社区团体的协助下,只得报警,而警方将她转介到King Cross华人教会求助。

  令人担忧的是,华工无助的这种状况实为平常。在华人社区无力提供支持的情况下,华工仅能在宗教团体那里得到帮助。

  后来,King Cross华人教会将这名死者家属转介至“伦敦公民”(London Citizens)组织。它是一个跨宗教,跨政党的草根社区联盟,包括了伦敦各方的基督教会,回教团体和社区组织(至今共集结了一百多个社团),以伦敦市民关切的主要议题——如伦敦基本工资,市区安全,以及无证劳工合法化等等议题——来聚集资源,提供培训,组织集体行动,共同抗争。

  “伦敦公民”自去年秋首次开始向华人社区从事宣导活动。它和台湾的浩然基金会合作,由该基金会聘用了两名华裔组织人林丽玲女士和杨资华女士来英。她们成为“伦敦公民”的第一群华裔工作者。

  林丽玲女士来自香港,长年从事社会工作,特别是妇女工作,服务于香港仁爱堂,已有十年的社区工作经验。“在香港从事社工,经常面临困难,感觉力不从心,觉得自己很难改变现状。我一直希望自己有机会,能找到方向,知道怎么走下去。”

  “就在这时候,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台湾的浩然基金会正在为他们的一个名为‘另立全球化’(Alter Globalisation)工作伙伴的计划征召志愿工作者。浩然基金会是由殷之浩先生创办,宗旨是要‘为华人做一些事情’。该基金会说明它的一个项目‘另立全球化运动’(alter-globalist movement)计划的意义:另立全球化运动是对当今世界与人类生存方式的重要反思。对应于全球化的浪潮,另立全球化运动在1980年代开展的反思与对抗行动中,逐渐汇聚。在‘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视野中,世界各地人民重新团结起来,形成另一种全球的连结。如能与这股进步趋势接轨,将有助于非政府组织(NGO)运作的国际化,亦有益于抬高愈渐窄化的对话视野。 ”

  林丽玲女士个人对“另立全球化”理想的理解是:“如果(资本的)全球化是一个无可避免的过程,那么民间(公民)社会应如何回应?我们要做的,就是联结民间(公民)社会的回应。‘另立全球化’的工作,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国际联结。”

  杨资华女士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过去在台湾媒体担任记者职务三十年。在哈佛大学商学院进修后,曾在励心基金会从事妇女工作,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庇护。

  杨女士因有心回馈社会,也加入了浩然基金会的“另立全球化运动“计划。浩然基金会在此计划下,派遣多位成员在各国研习工作。林丽玲女士表示:“我选择来到英国,是因为英国有完整的福利制度,而且它的社区工作也有较长的历史可以学习。我们可以学习如何拓宽社会运动的视野。我一直觉得,在香港视野太窄,比如在外劳这个议题方面。”

  “我的想法是不仅要学习,也要贡献自己所能,”她说。

  杨女士表示:“选择来到英国,是因为英国的非营利机构有较为健全的结构。”

  “来英以前对华人社区的想象是,它应该是很进步的。而来英后对华人社区的第一印象,是发觉华人社区组织 ——多为粤语为主的,服务对象为年长者为多 —— 非常受到资源的限制,因而较具‘反应性’,自发性较小。在这层次上,它们与我在香港熟悉的社区组织较为类似。”

  另外,对于华人社区整体缺乏为华工提供的支持网,林女士表示:“每一华人社团都有无力感。”

  杨女士则认为英国的华人教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很开放,积极地参与社会工作,为无证华人做了不少事。”

  她工作的一部分就是在华人教会里建立志愿工作组,设立服务项目。“每周一和周三,伦敦中华基督教会(CCIL)为三百多名无证华人提供了免费的英语课程,翻译服务,免费的法律咨询等等。圣马丁教会(St martin-in-the-fields)为无家可归的华人(包括无证华人)提供免费食品。我们可以处理华人社区组织不能处理的那些问题。”

  这两位华裔组织人成为‘伦敦公民’在华人社区里的宣导前线。她们走访华人机构,谈‘伦敦公民’的青年市民计划(Young Citizens Project):它包括“城市安全”,针对低薪家庭的“居者有其屋”(Our Home, Our London),“伦敦基本工资”运动,以及“从陌生人到公民”(Strangers into Citizens)运动。

  “不过,在华人社区里宣导‘伦敦公民’的理念,确实也有些困难。有些组织的态度是—— 这与我们无关。鼓励华人参与时,经常面对到的是这个想法:那我能从中得到什么? ”林女士说。

  事实上,社会运动和抗争肯定是能正面地影响华人社区的发展。比如“从陌生人到公民”运动更与许多华工的权益息息相关 。它提出的方案是“在英居住四年以上的无证移民,应被给予两年的工作机会,渐进地让他们成为英国社会的一份子。”它要求的是一次性的,“争取来的公民权”(earned citizenship)。

  ‘伦敦公民’欲集结公众力量,以折衷的方案向政府施压。“在经济不景气时,我们需要的是缩小非正式经济,以增加税收...”它的论点不是开放移民,而是以英国经济为本位的实用主义:它主张合法化已在英工作的无证人士,“以减少非法移民”。对于这种英国本位的运动方针,“伦敦公民”组织者经常表示,这是唯一可行的,可被主流社会接受的方针。

  对于“从陌生人到公民”运动,华人社团的反应多为“被动支持”。林丽玲女士表示:“华人社团多同情无证华工,但觉得‘从陌生人到公民’运动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有些华人甚至说,无证华工不属自身社区事务。”

  林女士接触无证华工是从办公室附近大街开始的。那里有许多贩卖光盘的中国人每天为温饱在外奔波。她刚到英国不久,同事们告诉她,有一位在这个地区贩卖光盘的中国人被谋杀。“我感到很震惊——遇害者没有合法的移民身份,因而没有人在乎她的死亡。”

  “我开始和几位贩卖光盘的中国人交谈。发现他们不仅工作辛苦,还经常被当地人抢劫。”

  无证华工的处境,在近年逐渐受到英国社会的注意。“伦敦公民”也相当重视华人社区将在参与争取无证移民权益上扮演的角色。

  “从陌生人到公民”运动将于五月四日在伦敦白鸽广场举办大型公众示威,要求政府正视无证移民的存在,“有条件地”给予他们工作的机会。

  林女士透露,此次的动员将多依靠华人教会。“说到如何动员华人支持,我们可说是从零开始!”主要由于华工多未加入工会,在华人社区里又无组织基础,要集结他们的力量,目前似乎仅依赖华人教会。

  可以看出,如何促使英国华人积极参与主流公众生活并影响政策,是某些华人的希望。走出狭窄的“社区意识”,超越地域和国族的隔阂,培养更大的包容性,关怀弱势群体,也是一些华裔活跃人士的期许。无证华工的权益,应是每个人的事。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