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8-12-22
跌跌撞撞一路摸石头过来,现在的你应该已经对大洋彼岸的这块土地不陌生了。扳指头算算,今年是你移民的第几年?忙着自己工作、买房子孩子上学,好像一直都没有停下脚步。茶余饭后偶尔想起移民头几年,因为语言、生活习惯的不同闹得笑话,是不是感觉还像昨天?
到今年的六月份,夕子也正式到多伦多整三年了。春暖花开,和几个朋友谈天说笑,说起那些移民头几年经历的尴尬事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竟然谈得非常开心。于是收集成册,一来给大家的回忆做个专辑,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前车之鉴”给一些初来乍到的新移民经验分享,不要走我们的弯路,闹同样的笑话。
尴尬一:让洋人头痛的喷香“中国菜”
1、弄巧成拙的小易
中国菜的精髓在于“烹炒煎炸”;在这哗哗炸响、烟汽腾腾、锅铲敲击的交响曲中烹调出的中国菜,不仅满足了炎黄子孙的美食欲,也使得中国菜肴享誉世界,成为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国粹。
可是,身在异邦的中国人,大抵都遭遇过这国粹带来的尴尬。
刚出国时,小易曾住在一位八十多岁的本地老太太家里,每天坐上锅炒菜,油还没烧到火候,老太太已是又开门又开窗。小易只好赶紧把肉片扔进锅里又续上了水。这样一来尽管切出来的牛肉片美丽得薄如蝉翼,可炒出来的肉还是让人嚼得腮邦子发酸。就这样一段时间后,暗中观察了不短时间,有一天老太太恍然大悟地对小易说:“我知道怎么做中国菜了。原来中国菜就是把所有东西都切成小块儿放进锅里加上水一煮就成了啊。”
小易说,听了这话,我心里只能为我们享誉全球的美味佳肴叫屈!可是,我能到哪儿去大显身手,为真正的中国菜正名呢?
真是心想事成,机会来了!一位老同事打算在家请同事们吃中国餐。请小易帮忙。小易兴冲冲带着所需的食品材料来到他家,一头扎进厨房便大展身手。煎炒烹炸,鱼香肉丝、番茄肉片、红焖大虾……那个过瘾啊。却没注意老先生家里一间原本窗明几净的厨房已是杯盘狼籍。更要命的是炒菜的油烟冲出厨房,迷漫进了客厅。
小易在厨房哗哗地煎炒,那位老先生暗自叫苦不迭。他只好在客厅和走廊里,手拿空气清新喷雾剂滋滋地一个劲儿到处喷,还得一个劲儿地向陆续到来的客人们抱歉。当小易带着一头一脸的油烟结束战斗走出厨房,客人们赞美不绝,我在洋洋得意的同时,终于注意到了主人脸上尴尬的神情,那上面分明写着:下次再不敢在家里做中国菜了!
2、老林遭遇尴尬的“饭菜香”
听不少在国外的中国人抱怨印度人身上的那种让人皱眉的咖哩香料气味,殊不知对于西方人的鼻子来说,某些我们脍至人口的美食和油烟味也同样令人不愉快。
老林移民后上了个政府找工培训班,结束后还算比较顺利找到一份工作。公司除了五个中国人之外基本全是老外,除了要适应西人的办公室环境外,老林没想到另一个问题让他有些郁闷。
第一天上班,中午吃饭时大家纷纷拿出自己从家里带的饭盒,在办公室公用的微波炉中加热后吃。一到中午,办公室里就飘溢着泰国香米饭、香菇鸡翅、辣子肉丁甚至韭菜馅饺子的气味。开始西方的同事们还都挺有礼貌地赞美“中国菜真香”,让老林和其他几个中国人不知真假地着实得意了一番。可是不久,秘书在办公室门上贴了一张小条:“今后中午请不要在办公室用餐,热饭请到休息室。”看到它,老林才明白原来某些气味已经让西方同事们忍无可忍了。
另外,中国人多讲究爆炒,做的时候油要烧至高温然后放肉放菜哗哗作响一爆即成。此时如在阳光下你会看到炒锅周围的空气里弥漫着大量的油微粒,它们钻进头发里,沾在皮肤衣服上,家里墙上地毯里,散发着异味很难除去。而且初来乍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使用香水的习惯,特别是男性。有的时候早上炒了菜去上班,满身的油烟味儿在老外眼里其实跟咖喱味儿并没有多大区别。
尴尬二:语言障碍导致的尴尬事儿
先拿夕子本人说事儿。03年我第一次到加拿大,那时候在温哥华,后来我对我的LINC老师说,最开始困扰我的问题是去商场买东西找钱和去SUBWAY.
一到商场买东西就紧张,听不懂收银员说的数字,也不知道看收银台的屏幕,又怕别人笑话,每次都给收银员一个大票,人家找回给我很多钢崩儿,于是我就总有一大堆钢崩儿,永远也花不出去。再说SUBWAY,也就是一家遍布大街小巷专做三明治的快餐店,每次看着SUBWAY门口的大手臂三明治广告,很是觉得好奇,总想尝尝看,有次推门进去。好家伙,对于初来乍到的新移民来说,简单的一个点餐过程兼职就是一个英语测验。从面包要全麦、意大利式、白的、黄的开始,到里面要放什么料、当你被这些稀奇古怪的材料名字搞得头晕脑胀之时末了还要问你吃什么酱,说实话,到现在为止那些林林总总五颜六色的酱料名字我还没分清楚。一顿下来,汗水直流再也不想去吃了。
我的一个朋友更有意思,她老公是主申请,对于家属来说,英语不好是常事儿。平时老公上班去老婆自己去西人超市逛,又看不懂英文,儿子交待买一盒咖啡;我朋友想当然认为包装壳上的东西就是实际的东西。挑了一大盒,以为是速溶咖啡,结账的时候还纳闷这么便宜,结果回去打开一看,是咖啡壶用的滤纸。还有一次看到包装纸上面画着特别诱人的蛋糕,一大盒子买回去,结果里面是面粉。还是这个朋友,到多伦多第二天去买厕所用的手纸,结果把厨房用的那种清洁纸当手纸买回来;一边买心里还想,虽说看着身边老外大凡都是胖子,是不是大PP都需要大手纸?
又回到夕子身上,我喜欢喝牛奶,那时候去DOWNTOWN上班要换三部车每天大清早就要出门,所以去超市特地买那种随身装的牛奶。正好超市大减价,整个开放式冰柜里面横七竖八都是一个个塑料瓶装的奶,也没看太仔细;到了公司放到微波炉加热,出来一层油汪在上面,我还得意洋洋地跟同事说,这才像我小时候喝的牛奶!然后就喝了下去,哇,当时没把我甜死。他愣愣的看着脸涨的通红欲吐不吐的我,说,你买的什么牛奶?我就给他看了盒子,他哈哈大笑:你喝fat啊!这是炼乳!
还是可怜的夕子同学。刚来的时候坐公车非常紧张,生怕坐过站也不知道怎么跟司机问。朋友教我上车投票后先问司机要一张Transfer,然后用这个为凭证去换乘同一方向的下一辆车就不必重复买票了。我就举着上一张Transfer到下一部车,看着人家都把票投到投票箱里,我也举着Transfer小心翼翼地往里塞;没想到司机反响很大,用手挡住投票口向我比划让我把票往地下扔,我看了看地上,也没有另外的投票口啊。于是看了看挡在投票口上司机的大粗手指,又想了想,瞅准了一个缝愣是把Transfer塞到投票箱了。现在想想,那个司机郁闷的表情还历历在目。
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第一次参加加东三日游住酒店,晚上想问人要开水泡茶,问哪有hot water?人答道 in the bathroom。朋友英文不太好,第一次单独出门心里总是念叨着要对人家说谢谢,对不起什么的。结果坐在车上被人踩脚了,一激动,连比划的大声地说道,“Thank you , Thank you”(谢谢)。坐在座位上的时候,在书包里的手机响了,当时朋友光顾着想着刚才的尴尬事儿了没有听到,旁边一老太太问他是不是手机响了,听不懂,以为人家问他借手机,一激动,又比划的说“no,no“,那个人无奈的下车后,朋友到家发现自己的手机来电了。
这些当时让人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的尴尬事儿,如今讲来却是觉得挺好玩。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到了新环境面临新的生活,就要重新适应重新学习。那些跟随我们多年觉得理所应当的习惯却会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给他人带来困扰,也给自己带来不便。成长和变化本身就是带着那么一点酸涩的,不过这也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过程;当我们放开心怀真正融入到这个环境里,体谅理解他人、检视自己,我相信大家都会在这片土地上如鱼得水,越过越好。
来源:无忧雅思网